英伟达H20芯片或提前退役 黄仁勋面临双重挑战

黄仁勋紧急行动难挽颓势

英伟达CEO黄仁勋今年已六次往返中美,却仍未能挽救H20芯片的命运。8月22日其突访台积电的行程,被外界解读为加速下一代芯片研发的信号。而就在此前,The Information曝出英伟达已要求三星、安靠等供应商暂停H20生产。这款曾被寄予厚望的”中国特供版”AI芯片,可能面临提前退役的尴尬局面。

H20的戏剧性命运转折

这款基于Hopper架构的芯片堪称”命途多舛”:4月遭特朗普政府禁售,7月以缴纳15%销售额为代价解禁,7月底又因安全漏洞被中国监管部门质询。更讽刺的是,年初DeepSeek模型引发的”缩放定律已死”讨论,本已促使中国科技巨头追加H20订单,如今同一家公司的V3.1模型又带火了国产FP8芯片概念。

市场数据显示,H20曾贡献英伟达在华80%收入,但最新财季中国营收占比已从三年前的24%暴跌至13%。这种下滑与国产替代方案的崛起不无关系——寒武纪等企业近期股价飙升,半导体ETF单日涨幅近6%,都预示着市场风向的转变。

特供芯片战略陷入死循环

从A800到H20,英伟达的”合规阉割”策略正遭遇双重夹击:美国4月禁令直接点名禁止H20销售,打破了以往按技术规格限制的惯例;中国则对特供芯片安全性提出质疑。黄仁勋在台北Computex大会上的发言颇具深意:”出口管制反而给了中国加速进步的动力。”

目前曝光的B30A芯片虽被视作救命稻草,但其基于Blackwell架构的设计仍需美国审批。更关键的是,当禁令可以精准打击特定产品,英伟达的”制度规避”策略已难以为继。这场持续三年的特供芯片拉锯战,正在演变成一场涉及技术、政治、市场的多维博弈。

小编归纳一下:H20的困境折射出全球科技产业脱钩的残酷现实。对英伟达而言,既要应对美国政策变数,又要提防中国客户流失,黄仁勋的”皮衣外交”还能奏效多久?或许正如业内人士所言:当游戏制度变成”打地鼠”,最先累垮的往往是挥锤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