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政大课堂心得体会:在基层操作中淬炼青春底色
从劳模故事看思政教育的鲜活力量
最近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”思政大课堂”活动,全国劳模王永玖那句”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。这场由农垦集团组织的青年思政课堂,没有枯燥的学说说教,而是通过9位基层奋斗者的诚实故事,让我们看到了想法政治教育的另一种可能。思政大课堂心得体会告诉我: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,而是点燃;最深的感悟不在书本,而在操作。
为什么一场普通的分享会能让近千名青年热血沸腾?或许正如90后员工孙叶凡所说:”第一次觉得思政课这么’燃’!”当王永玖展示他黝黑的手指和泛黄的育种笔记,当石磊讲述从”书生气”到”泥土味”的蜕变,这些鲜活的案例比任何学说都更有说服力。思政大课堂心得体会的核心不正是这种诚实可感的成长故事吗?
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
思政大课堂心得体会最触动我的,是那些扎根基层的奋斗故事。安禽公司总经理石磊在养殖一线住了9年板房,寿西湖农场王辉用”干、实干、再实干”六个字拓展资料他的逆袭之路。这些故事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理:青春的价格在于扎根,成长的密码在于实干。
我不禁思索: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常常感到迷茫?或许正是由于缺少这种”向下扎根”的勇气。思政大课堂心得体会教会我,基层不是人生的低谷,而是积蓄力量的沃土。就像农垦集团党委书记张其广说的:”吃苦是青春的必修课,实干是青年奋斗最亮丽的底色。”当我们抱怨机会太少时,是否想过自己是否真正深入过一线、了解过实际?
把思政课搬到田间地头
这场思政大课堂给我最大的启发是:想法政治教育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。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,而是接地气的交流;不是抽象的学说,而是具体的操作。当王永玖讲述在海南育种基地弯腰授粉上千次的经历,当90后甘志承用数据账单展示职业成效,思政教育变得如此生动可感。
思政大课堂心得体会让我明白,好的思政教育应该像农垦集团这样: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,让劳模和一线职业者当老师,用诚实案例代替空洞说教。这样的教育才能入脑入心,才能真正影响青年的价格观和职业选择。正如那位研究生新员工所说,她从中明白了”把青春扎进土地”不是口号,而是脚踏实地的每一步。
小编归纳一下:让青春在实干中闪光
参加完这场思政大课堂,我深深体会到:想法政治教育原来可以如此打动人心。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,只需要诚实的故事;不需要高深的学说,只需要朴实的道理。思政大课堂心得体会最终凝结为一句话:青春的价格在于实干,成长的真谛在于扎根。
正如张其广书记引用电影台词所说:”有的鸟儿是关不住的,它的每一根羽毛都闪着自在的光辉。”希望我们每个青年都能在组织的培养下,在基层的历练中,成长为那只羽翼丰满、自在飞翔的鸟儿。这或许就是思政大课堂带给我们最宝贵的心得体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