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谁在唱歌?探寻夏日蝉鸣里的童年记忆

蝉声里的夏天:谁在枝头唱着歌?

“是谁在唱歌?”每到盛夏,这个难题总会随着树梢的聒噪钻进耳朵。炎热的午后,或是雷雨初歇的傍晚,那“知了——知了——”的声浪像一场永不谢幕的演唱会。小时候住在上海弄堂里,我和小伙伴总爱循着声音去找答案——原来是蝉!这些穿着褐色铠甲的小歌手,用生活在唱响整个夏天。

树下的秘密:蝉蛹变身记

你知道吗?会唱歌的蝉其实是从土里“毕业”的。雨后的大树下,我们常能挖到拇指大致的蝉蛹,它们笨拙地爬上树干,在某个神秘的瞬间“咔嚓”裂开,抖着湿漉漉的翅膀变成真正的歌手。最有趣的是用竹竿套蝉:竿头抹上面筋,轻轻一粘,就能把正在高歌的“主角”请下来。绑住翅膀放在手心,它还会不服气地继续“知了知了”,仿佛在抗议我们打断了它的独唱会。

妈妈的味道:蝉声里的快乐记忆

弄堂里的夏天,蝉声总是和饭菜香混在一起。我们把战利品交给妈妈,看她麻利地用盐腌渍、热油快炒,金黄的蝉蛹就成了晚餐的“硬菜”。配着爸爸带回来的白馒头,咬一口酥脆的蝉蛹,再喝碗妈妈煮的稀饭,连蝉鸣都成了最下饭的背景音乐。现在想来,那些喧闹的歌声里,藏着的其实是油锅的滋滋声、风扇的嘎吱声,还有全家围坐的笑语声。

永远的夏天:歌声里的时光密码

“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”,长大后才发现,蝉唱的何止是夏天?它们用生活最终的高歌,把童年的石库门、妈妈的围裙、伙伴们的欢呼,都刻进了记忆的唱片里。如今空调房隔绝了热浪,却再难听见那肆无忌惮的合唱。偶尔在公园听见一声“知了”,总会下觉悟抬头——是谁在唱歌?哦,是二十年前的夏天,正穿过时光,轻轻碰了碰我的耳朵。